7人分啖大魚 嘔吐嘴麻急送醫

【聯合報╱記者鄭涵文/台北報導】
吃大型魚要小心,日前台南有兩戶人家向友人購買俗稱「土赤海」的大魚,並煮成味噌湯,兩家七口一起大快朵頤後,陸續出現下痢、嘔吐、口喉麻痺感、呼吸困難等症狀,心跳慢到每分鐘僅跳廿下,所幸治療後已獲改善。
這起案件是國內今年第二起魚中毒案例。「魚塊」檢體被送到食品藥物管理署檢驗,但被烹煮過的魚塊已分不出是何種魚類,食藥署透過分子生物檢驗技術進行DNA物種鑑別,確認原來是容易累積毒素的大型魚類「雙斑笛鯛」引發中毒。
雙斑笛鯛

「這應是偶發案例。」林口長庚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說,雙斑笛鯛其實是可食用的大型魚,有白斑笛鯛、海豚哥、紅魚曹、花臉等別名,最大體長可達九十公分,許多海岸國家民眾都會吃。國內這起中毒案件主要是不小心吃到被汙染的魚所致,並不代表其他雙斑笛鯛都有毒。

顏宗海解釋,可能是小魚先吃了含有「珊瑚礁魚毒素」的雙鞭毛藻,毒素經食物鏈層層累積,就蓄積在大魚體內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種毒素即使高溫加熱、烹煮也不會被破壞,容易引發中毒。

珊瑚礁魚毒素的潛伏期平均二至六小時,會引發各種腸胃道症狀,包括惡心、嘔吐、腹絞痛、腹瀉等;嚴重者恐會引起神經症狀,出現頭痛、眩暈、唇舌發麻、咽喉疼痛等情形,最壞情況還可能造成低血壓或休克、昏迷。

「活得愈久的大魚,累積的毒素也愈多。」顏宗海說,毒素容易積在魚皮、脂肪及內臟,民眾若要吃大型魚,建議盡量吃魚肉就好。

發表留言